高良姜
- 主要功效:温胃散寒,消食止痛。
- 核心作用:专攻胃寒(治脘腹冷痛如绞、呕清涎);暖中消滞(改善冷食积滞)。
木香
- 主要功效: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。
- 核心作用:通三焦气滞(除胀满嗳气、泻痢后重);协同止痛(增良姜散寒力)。
佛手片
- 主要功效:疏肝理气,和胃止痛。
- 核心作用:解肝郁犯胃(治胁胀胃痛、情绪诱发);化湿浊(消苔腻口黏)。
青皮
- 主要功效:疏肝破气,消积化滞。
- 核心作用:破结消癥(除乳癖胁痛、食积痞块);引药入肝经(治少腹冷痛)。
陈皮
- 主要功效: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
- 核心作用:醒脾开胃(治食少苔厚、痰多呕恶);制青皮峻烈(防破气伤正)。
砂仁
- 主要功效:化湿开胃,温脾止泻。
- 核心作用:醒脾化浊(解脘闷纳呆、苔白滑腻);安胎止呕(妊娠恶阻可用)。
肉桂
- 主要功效: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- 核心作用:温命门之火(治腰膝冷痛、夜尿频);引火归元(防虚火上浮)。
丁香
- 主要功效:温中降逆,补肾助阳。
- 核心作用:降呕逆(止胃寒呃逆、食入即吐);温肾起痿(治阳痿宫冷)。
白酒
- 主要功效:行药势,通血脉。
- 核心作用:提辛香药效(促挥发油溶出);散寒透络(增温通之力)。
黄酒
- 主要功效:活血驱寒,和胃养营。
- 核心作用:缓白酒燥烈(护胃阴);助药入血分(治寒凝血瘀)。
功效
:宽胸解郁,行气开胃,温中止痛。
适用
:肝胃不和,胃脘气滞作痛,不思饮食或胃寒胀痛不适等症。
用法
:每次服10~20毫升,每日2次。
制法
将上述药物研成粗末,装入纱布袋内,扎口,再将白酒、黄酒混合后浸泡药袋。48小时后将药酒连容器置锅中,隔水小火煮,待水沸后半小时,把容器移至阴凉处。7日后取出药袋,压榨取液。将榨取液与药液合并,静置,过滤即成。
小故事
民国十八年霜降,沪上「得云楼」粤菜馆的后厨飘着白雾。梁师傅颠勺的手突然一抖,砂锅里的啫啫牛腩洒出半勺汤汁,溅在青砖上竟凝出了白霜。账房先生扶着眼镜摇头:「梁师傅这胃脘痛又犯了?方才见你按揉足三里,脸比砧板上的陈皮还黄。」
三日前梁师傅贪凉吃了冰镇绿豆沙,又逢连夜赶制重阳宴,灶台前一站就是十二个时辰。此刻他靠在腌菜缸边,感觉胃脘像被湿棉絮裹住,嗳气时泛着酸水,连平日最爱的广式腊肠都闻着腻味。学徒阿福端来热姜茶,却见他喝了两口就皱眉:「这生姜太燥,我这肝胃不和的症候,怕是要请李医生来扎针了。」
正说着,穿长衫的李医生踏进门,鞋上还沾着霞飞路的梧桐叶:「梁师傅可知『治胃先治气』?你看这舌苔白腻,脉弦而滑,是肝郁克脾、寒凝气滞。」他指着案上的高良姜:「此药辛热如炭火,能直散中焦寒邪,配木香如开郁门,青皮似通滞闸,正是你这『胃脘如缚』的克星。」
李医生指挥阿福搬出紫陶瓮时,梁师傅见他往药包里抖落丁香的动作极轻:「这两钱丁香如引经使者,能带着诸药直抵病处。」当十味药材在瓮中铺成棕褐花毯,李医生将白酒黄酒按 1:1 缓缓注入,酒液漫过肉桂时腾起一阵暖香:「黄酒走血分,白酒通经络,二者相济如阴阳调和。」
铜锅隔水煨酒的时辰最是讲究。李医生守着灶台,看蒸汽在窗棂凝成冰花:「火候要似老火靓汤,沸而不腾,让高良姜的刚烈在黄酒里化作绕指柔。」梁师傅闻着飘出的香气,突然想起老家冬至炖羊肉的场景 —— 那股穿透寒气的辛香,此刻正从陶瓮里丝丝缕缕渗出,把凝滞的脾胃之气慢慢烘暖。
七日后开瓮时,酒液已成琥珀色,李医生用竹筷蘸了酒滴在梁师傅舌尖:「先含片刻,让肉桂的温热顺着任脉往下走。」梁师傅初觉辛辣冲鼻,待酒液滑入喉咙,却有一股暖流从胃脘散至指尖。三日后他再站灶台,颠勺时竟能一口气做完十道镬气菜,阿福看他夹起酒泡的佛手片嚼食,惊见他面色红润如刚出炉的叉烧。
冬至前夜,梁师傅特意用高良姜酒煨了乳鸽,给李医生送去时,见他正在读《本草便读》:「你看这书上说『良姜辛热,祛寒散滞』,配陈皮砂仁,恰如在脾胃筑道暖阁。」窗外的雪花落在紫陶瓮上,梁师傅突然懂了 —— 那些在铜锅里翻滚的辛香,原是把岭南的阳光、沪上的烟雨,都酿成了打通气血的经纬,让每个被寒滞困住的霜降夜,都能在一盅暖酒里,重新听见脾胃舒展如镬气升腾的欢畅声响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