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归身
- 主要功效:补血和血,润燥调经。
- 核心作用:
- 专补阴血(治血虚不荣之面白萎黄、经少色淡)。
- 润肠通便(解血虚肠燥便秘,较全当归少活血)。
甘菊花
- 主要功效:疏散风热,平肝明目。
- 核心作用:
- 清肝明目(治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、视物昏花)。
- 制燥热(平衡桂圆肉温性,防上火)。
桂圆肉
- 主要功效:补益心脾,养血安神。
- 核心作用:
- 主攻虚性失眠(治心脾两虚之心悸、健忘、彻夜不眠)。
- 峻补营血(超大剂量改善重度血虚萎黄)。
枸杞
- 主要功效: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。
- 核心作用:
- 填精养肝(治肝肾亏虚之腰酸、耳鸣、早衰)。
- 协同安神(助桂圆肉引火归元,交通心肾)。
白酒浆(米酒: 基底酒,温和长效)
- 主要功效:行药势,和气血。
- 核心作用:
- 缓溶提效(米酒低度缓释,适长期服用)。
- 护胃减燥(制烈酒伤阴,增滋补力)。
滴烧酒(高度白酒:增效酒,猛通速达)
- 主要功效:通血脉,散寒凝。
- 核心作用:禁用人群
- 强效透达(高度酒精提脂溶性成分,促药透筋骨)。
- 助活血(增当归身行血之力,消脉络微瘀)。
功效
:养血益精、养肝明目。
适用
:血虚精亏、面色不华、头晕目眩、视物昏花、睡眠不安、心悸、健忘等症。
用法
:每日1~2次,每次饮用1~2小盅。
制法
将药材装入白布袋,悬坛,加白酒封坛,避光防潮浸泡1个月。
小故事
暮春的江南雨巷,「存仁堂」药铺的铜铃随着木门轻启叮当作响。女掌柜苏婉卿正将最后一味药材装入白布袋 —— 甘肃岷县的当归身肌理红润,杭白菊的花瓣泛着清霜,莆田桂圆肉裹着糖霜,宁夏枸杞粒粒如红宝石,在青瓷坛里碰撞出细碎声响。
三年前,女儿明薇初来月信,每逢经期后便面色萎黄如宣纸,案头绣绷前坐不了半个时辰,就觉头晕目眩,看绣线都成了模糊的重影。婉卿夜半为女儿掖被时,常撞见她对着铜镜轻蹙眉头:「娘,这眼瞅着花样都辨不清了。」
药柜深处的老方笺上,祖辈用朱笔圈着配伍:「当归身主养血,甘菊清肝火,桂圆枸杞填精……」婉卿按方称取药材,见明薇捏着鼻子躲白酒味,便笑着哄她:「这滴烧酒是引子,能让药气走遍周身血脉呢。」头回饮下小半盅,温热的酒液混着菊花的清苦滑入喉间,明薇打了个暖嗝,夜里竟没再因心悸惊醒。
「为何偏要当归『身』?」明薇跟着母亲学抓药时总爱追问。婉卿执起木秤,让女儿看当归根茎的三部分:「头止血,尾破血,唯有身部能养血和中。」她指尖拂过甘菊花瓣,「你看这花瓣舒展如晴空,专能清泄肝热,配枸杞的甘平补肾,桂圆的温补养心,才成就这养血益精的方子。」
最讲究的是「悬坛」之法。婉卿将白布袋用棉线悬在坛中,不让药材沉底:「若贴着坛壁,药性会偏燥,悬在酒浆中,才能像春日细雨般慢慢渗化。」封坛前,她特意在坛口覆了层桑皮纸,「避光防潮,等足三十日,酒色成琥珀,才算得了真味。」
如今每逢梅雨季,明薇总会见母亲从地窖抱出青瓷坛。启封时「啵」的一声轻响,药香混着酒香漫满堂屋,琥珀色的酒液在瓷杯中漾起涟漪。婉卿给女儿斟酒时,总不忘叮嘱:「血虚精亏是女子常病,你看祖母当年,靠这酒养得鬓角白发都迟生几年。」
昨夜雨声淅沥,明薇替母亲揉着酸麻的肩背,见她鬓边也添了银丝,便悄悄按方称好了药材。当白布袋悬入新坛的那一刻,她忽然懂了这坛酒的深意 —— 不只是养血明目,更是母亲将百年方韵化作一盅暖酒,让女子的气血与光阴,都在这青瓷坛里,酿成了绵柔悠长的守护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