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门冬
- 主要功效:养阴润燥,清肺生津。
- 核心作用:峻补肺肾之阴(治干咳痰黏、骨蒸潮热);润燥通便(解肠燥便秘,尤适阴虚火旺者)。
功效
:清热养阴,润肺滋肾。
适用
:阴虚内热、口渴、肺热燥咳、咯血及阴伤消渴等;还可润肠通便,治肠燥便秘。
用法
:每次10~15ml。
制法
将天门冬洗干净,放入酒瓶中,倒入白酒,密封浸泡半个月左右即可。
小故事
入梅以来,王师傅每日要做百斤绿豆糕。灶台边的铜锅咕嘟咕嘟熬着糖浆,蒸汽在他汗湿的后颈凝成盐花。昨夜他揉面时突然头晕,打翻的青梅酱在案板上洇出暗红水迹,竟像极了痰盂里的血色。留洋归来的陈医生叩着玻璃药瓶走进来,听诊器冰凉的金属头刚贴上后背,王师傅就忍不住呛咳:「这嗓子跟干裂的蒸笼布似的,喝多少梨汤都不管用。」
陈医生翻开《本草新编》的西洋译本:「您看这天门冬,根如纺锤,汁如琼浆,专清心肺伏火。」他用镊子夹起药材展示:「其性大寒而不腻膈,恰如三伏天饮冰泉,既能润肺滋肾,又可润通肠腑。」王师傅捏着天门冬肉质的根条,只觉指腹被渗出的黏液濡湿,那股清冽之气竟透过指尖,让燥热的掌心泛起凉意。
浸酒的玻璃罐在药房窗台上排成一列,陈医生将天门冬剪碎时,白色汁液在阳光下拉出银丝:「此药须整根洗净,勿用铁器切制,恐夺其阴润之性。」当 160 克天门冬沉入 1000 毫升高粱酒,酒液瞬间晕开淡绿色涟漪,恰似梅雨季节池塘初泛的浮萍。陈医生拧紧磨砂瓶盖时特意叮嘱:「需置阴凉处浸足十五日,待白酒将药汁吸尽,方得寒而不滞的妙味。」
梅雨季最闷的那夜,王师傅偷掀瓶盖闻味 —— 初闻是高粱酒的冲冽,细嗅却有麦冬特有的甘香,像雨后竹林里渗出的露水。他想起幼时在苏州喝的薄荷露,却觉得这酒香更沉郁,仿佛把整个伏天的燥热都封进了玻璃罐,只等时间将其酿作清润的泉流。
半月后开罐时,酒液已成翡翠色。陈医生用银匙舀了一匙:「含服时让酒液先浸润上颚,待凉意透入咽喉再咽下。」王师傅初觉舌尖发麻,待酒液滑入食道,竟有一股沁凉从胃脘升至头顶,连日来的咽干舌燥仿佛被春泉浇透。三日后他再揉面团,发现掌心不再冒虚汗,连清晨咳出的痰都变得清稀。当他用浸酒的天门冬拌入绿豆沙时,学徒惊见他额角的热疹已消,面色如刚出笼的白玉糕般润透。
立秋前夜,王师傅用天门冬酒渍了青梅,给陈医生送去时,见他正在研究西洋解剖图:「你看这肺部纹理,恰如天门冬的须根网络,此药甘寒归经,真乃天生的润肺妙品。」窗外的梧桐叶落进玻璃罐,与酒中浮沉的天门冬根须相映成趣,王师傅突然明白 —— 那些在玻璃瓶里浸泡的时日,原是让烈性白酒携着天门冬的寒润,在体内织就一张滋阴的网,将伏天里蒸腾的虚火,都化作了滋养阴津的晨露,让每个被燥热困住的梅雨季,都能在一盅凉酒里,重闻肺腑间清泉流动的声响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