樱桃
- 主要功效:补中益气,祛风除湿。
- 核心作用:改善面色暗哑,缓解风湿痹痛
功效
:益气健脾、祛风湿。
适用
:四肢麻木、中风偏瘫、风湿腰腿酸痛、消除疲劳,增进食欲,改善睡眠等。
用法
:每日2次,每次15~30ml。
制法
将新鲜的樱桃洗干净,沥干水分,放入容器中,下酒密封浸泡,经常摇晃,1个月左右,取上清酒液服用。
小故事
民国廿三年芒种,苏州山塘街的绣坊飘着雨丝。绣娘阿巧捏着银针的手直发抖,腕上紫红的樱桃绷带人一活动就往下滑。隔壁果园的王伯挑着竹筐进门时,见她绣绷上的并蒂莲少了半朵花瓣:「丫头这是又犯了湿痹?你看这雨下得,连樱桃树都冒青苔了。」
半月前阿巧贪凉饮了冰镇酸梅汤,又逢连阴雨,晨起时手指关节僵得像绣绷上的铜环,后腰酸沉得像坠着铅块。王伯掀开她腕上的绷带我,见皮肤按下去一个白印:「这是脾虚湿困,你看你嘴唇发白,说话都没气力。」说着从竹筐里倒出红玛瑙般的樱桃,「咱苏州人立夏泡樱桃酒,就是为解这梅雨季的湿邪。」
青瓷坛在天井里接了三捧雨水洗净,王伯挑樱桃的动作比穿绣花针还仔细:「要选蒂头青绿的,表皮没针眼的,这颗颗都是凌晨带露摘的。」阿巧看他把樱桃在井水淘洗时,水珠在果皮上滚成珍珠:「伯,这樱桃甜津津的,咋能治风湿?」「傻丫头,」王伯抖落坛底的水珠,「樱桃色红入血,味酸能收敛元气,甘温能补脾气,配白酒通经络,正好治你这四肢麻木。」
当五百颗樱桃在坛中堆成红宝石塔,王伯往坛里灌进十斤白酒时,特意让阿巧看酒线:「要选五十六度的高粱酒,酒性烈才能带着樱桃的精气走窜全身。」竹筷每搅动一圈,坛中就泛起粉红涟漪,他指着浮起的樱桃蒂:「这蒂头别去,中医叫『樱桃梗』,最能祛湿消肿,就像给困在泥里的牛车安上轮子。」
封坛那日正逢夏至,王伯在坛口系了红绸:「记住每日摇晃一次,让酒和樱桃亲够三十天。你看这坛壁上的水珠,就像脾湿往外渗呢。」阿巧摸着坛身冰凉,却见樱桃在酒里慢慢舒展,像重新吸饱了阳光。
小暑开坛时,酒液已成琥珀色,舀一勺入瓷杯,酸甜气里裹着酒香。阿巧初饮时被辣得皱眉,三日后再喝却觉一股暖流从胃里漫到指尖。王伯来送新摘的莲蓬,见她正在绣龙凤呈祥:「丫头这手腕灵活多了!你看这酒里的樱桃肉,嚼着像化在嘴里的气血膏。」
七夕前夜,阿巧把绣好的鸳鸯锦帕送给王伯,帕角绣着青瓷坛和红樱桃。她撩起裤脚给伯看:「您瞧这膝盖,梅雨季再也没发过酸,夜里也能睡整觉了。」窗外的桂树落着碎银般的月光,坛中剩下的樱桃核在酒底闪着光,恰似那些被健脾酒化开的湿浊,都在时光里酿成了滋养气血的甜浆,让每个被梅雨困住的清晨,都能在酸甜酒香中,重新拾起银针起落的利落生机。
暂无评论内容